那些曾經壓垮自己的責任感,如今只需要量力而行|小黑

「長陪」就像一台錄音機,你摸索整理生命的故事、爬梳反省心底的聲音,那些不及時處理就會一陣風過去的情緒,都在輔導過程被一一記錄、記憶下來。
這塊卡帶的誕生,來自月復一月的深入對話,以及即使痛苦仍一再試著盡可能真誠的自我面對。站上擊球踏板,帶著緊張但準備好要揮棒的心情,小黑按下心靈環島之旅的播放鍵,娓娓分享他的內在風景。
在15,180公里外的距離,更加確定心之所嚮
擔任過不計其數國際志工的小黑,今年八月第一次在非洲服務。談起這次經驗,小黑充滿笑容,對他來說,可謂每一天都紮實而飽滿。
天數不長,前後總共十二天,光是搭飛機來回便花上四天。抵達肯亞以後,又得再搭上十個小時的車程,千里迢迢才終於抵達目的地。
他們主要的任務是為孩子們清理沙蚤和贈送鞋子。由於當地並未鋪上柏油馬路,腳底長時間接觸土地以後,便容易被蚊蟲咬傷。看著收到禮物一臉開心到要飛起來的孩子們,小黑不禁一陣激動感嘆,比起資源相對富足的台灣兒童,若收受這類價值的物品,才不會綻放這樣的表情。
同時具有各種志工經驗與長時間任職於幼教的小黑,忽然之間更加明白自己心之所嚮。
世界上有很多需要幫助的人,自己則只有一個生命、一副身體,究竟要選擇將有限的時間和體力付出在哪裡,他逐漸得出了答案。
求助是示弱,也是信任和勇敢的展現
除了擔任肯亞的國際志工,小黑也再次參加I-LIFE協會舉辦的出走課程。與過往不一樣的是,這次在活動結束以後還辦了場成果分享會,讓他們有機會邀請親朋好友以及路途中幫助過他們的「過客」一起重新回顧這段旅程。
小黑邀請參加分享會的對象,是一位借他們幾十個人住宿一晚的紋繡店老闆娘。
當時,他們一夥人正在基隆尋找晚上落腳處,身為團隊裡負責開口向人詢問換宿與餐點的「前鋒」,小黑注意到路邊二樓有個地方微微亮著燈光,決定跟隨直覺。他從一條非常窄小的樓梯往上爬,此時老闆娘已經在收店,拉下門準備離開。
試著詢問是否能夠借住一個晚上,沒想到比起擔心他們一大群不知道哪裡冒出來的陌生人,老闆娘更在意的,是那店裡不大的空間可能難以讓所有人好好睡一晚。
重新打開門鎖,迎接他們一個接著一個塞進幾坪不到的工作室,彷彿好朋友許久未來拜訪,老闆娘豪爽播放店內卡拉OK機,興致高昂邀請大家一起連唱兩首,完全忘記自己剛剛其實已經準備要回家煮飯、或有空間使用規則需要交代。
可貴的是,老闆娘其實生命中有過不少受騙經驗,卻依然不改願意對他人伸出援手的心意。
老闆娘說「他們那一代人就算遇到困難需要幫助,往往總是開不了口,最後大都悶不吭聲獨自吞嚥下去。而試著主動去接觸陌生人的『出走』,是一種心胸的敞開。」
無論我們求助的對象關係遠近,一旦選擇開口求助,就可能被拒絕、被懷疑、被責備太脆弱,甚至因此更加受挫沮喪。但也只有開口求助,被接住、被支援、被友善或包容接納才有機會發生。
求助不一定是為他人增添麻煩,有些時候,更是一種展現信任和願意連結的勇敢。
無論陪伴或承接,都不再將別人揹在身上
由於外婆的看護合約到期,眼見家中其他人在這段過渡期對外婆的不上心,在等待下一位雇員上崗前,小黑想到自己能夠做的,就是多花一些時間「陪伴」在她身邊。
不是照顧,而是陪伴。這是一個心態上的巨大轉變。
前者需要負擔的是責任感,後者需要給予的是存在感。
曾經,他拼盡全力獨自照顧家庭中大大小小狀況,長時間承受下來直到爆炸受不了,忍不住開始不斷埋怨為什麼分明是大家的事,最後卻只有自己在處理。此刻,他依然拼盡全力,但知道能力有限,能做多少便是多少,其他人的責任,他選擇不接,也知道自己不應該背起。
但在工作上,小黑設立了「溫馨區」,接住任教幼兒園的小朋友們。想要哭鬧可以,溫馨區就是他們的安全網。
教室一角,他佈置了一個小帳棚區塊,擺放各種顏色溫和的椅子、圓桌和木頭箱,讓失控哭吼、鬧脾氣或還沒有準備好要上學的孩子們,先在這裡緩和情緒。
耐心等待孩子們冷靜下來,再一起面對面好好談論剛剛發生事情和感受,接著繼續接下來的作動行程。這是他引以為豪的教育方針。
走過心靈道路,即能啟程夢想之旅
然而,無論以怎麼樣的方式適度陪伴家人或接住學校裡的孩子,小黑心中有一個存在已久的夢想,也一直期待發生——明年,當工作合約期滿結束,他便要去環島。
長陪的歷程已經帶領他走了一遍又一遍心靈道路,對於拜訪居住不同城市的朋友、路上會碰見的各種未知人事物,則是未曾實踐卻始終渴望能親自感受與建立的人生面貌。
這次,他要與他自己出走,陪伴自己往夢想更靠近一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