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出,喜歡自己的力量|柔依

時隔一年相見,柔依頭髮剪短了,「這是我有史以來剪最短的一次。」
剪掉一頭長髮,是在今年 10 月的時候,當時社工安排造型改變的體驗,鼓勵柔依從外在開始嘗試改變。「今年的生活ㄧ團混亂,壓力很大,很需要改變卻力不從心,於是想說來試試看。」
人稱頭髮是煩惱絲,柔依剪去一大半,身體感覺得輕盈不少,但煩惱並未立即消失。升學考試的壓力、家裡經濟的負擔、還有自己亮紅燈的身體狀況,都讓他時常覺得好累好累。
放下貪心,從優先照顧自己開始
訪談那天,柔依剛從補習班下課,寫了一整天數學題,她說,要達成自己的理想目標——考到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,現在的數學、生物和英文都還得再加強。距離大考僅剩兩、三個月,考生的壓力不言而喻。
「今年最大的課題,是貪心。」想好好準備升學考試、想打工賺錢、想讓身體更健康一點。種種想要,讓柔依發現,漸漸犧牲的是好好照顧自己的時間,總感覺疲憊之外,還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。
面對貪心,柔依開始練習好好識別優先順序。年中時,辭去原本在咖啡廳的打工,家中的經濟缺口,由爸爸幫忙一點。生活重心落在準備考試與維持健康之上,為舒緩壓力、且避免引起身體不適,柔依喝花草茶的頻率變高了。
在壓力大的時候,薄荷茶最能舒緩心情,這是柔依近期最喜歡的茶款;有時也會喝舒眠茶幫助自己放鬆入眠;在心情好時,則會來一杯水果茶,酸甜滋味,讓心更加愉悅。
開始喝花草茶,是將照顧自身感受放在第一優先的具體展現。柔依曾在一次的會談中,選擇用 20 分鐘靜下心來,什麼都不做,專注地喝一杯茶;自此發現,留一杯喝茶的時間,好好感受自己傾聽自己,是今年以來最放鬆、最貼近自己的時刻。於是,喝茶成了生活中小小的儀式,在特別心煩、疲倦的時候,更是一種慰藉。
拒絕內耗,離開消耗自己的人事物
決心優先照顧自己,柔依也開始有一點餘裕能跳脫教科書、閱讀其他感興趣的書籍。
近期的喜好是《低內耗的人,更輕盈》,書中提及「明知道生氣對身體不好,為什麼還是忍不住?」「明明沒有做什麼,為什麼這麼累?」「一個人的好情緒,是對自己最大的福報。」最觸動柔依。
這陣子與學校同儕的相處,便讓柔依深感內耗為自己帶來的負擔。
在一堂需分組報告的課堂上,柔依與組員在處事習慣、溝通協調上有所不同,讓他總感覺事情落到自己手上,不解組員為何沒有負起相對應的責任。長期相處以來,讓她在情緒上、身體狀態上都亮起紅燈。
好好察覺自己的狀態後,柔依便決定淡化與同學的這段關係,漸漸遠離消耗自己的人事物。「因為這本書讓我對情緒的想法有所轉變,知道生氣對自己沒有好處。」
往心之所向,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
從察覺自己的貪心、到為自己識別最優先的事,柔依感謝這一年從一團混亂中逐漸改變的自己,感謝這一年好好陪伴自己的自己。
以照顧自己為優先,她跟自己說,即使沒有考上最理想的學校也沒關係,「因為自己最想要的是做自己、不要淪陷於貪心而成為一副空殼。」
問及大考完,有哪些想做的事?「打工賺錢!」柔依想也不想直接回答,並非預期中卸下考生身份後常聽到的休息、出遊這樣的答案,眼前的少女,讓人感覺成熟的有點超齡。追問他有沒有想去的地方,她想了想希望能「到南投暗空公園看星星。」算是一圓先前造訪沒有看到星空的心願。
回顧兩年前我們初次相見,談的是柔依如何在與他人相處中受到影響;而今柔依談更多的是自己,如何更關注自己、更照顧自己。
「在 I-LIFE 讓我比起以前,更喜歡自己。很多以前不敢做的,現在更勇於嘗試。」喜歡自己是一種力量,這將支持柔依步步前行,往心之所向前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