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途平坦或崎嶇,都將積累成獨立真實的模樣|小玉

「明天就是我滿二十六歲的生日了。」一坐下來,小玉興奮說道。
辭去與父親同一間公司的工作,又接著離開任職兩個月的醫美診所,採訪那天是小玉開啟在飲料店打工的日子。
越來越清楚什麼樣的環境不適合自己,並且能夠果決判斷去留的小玉,談起這一路如何掙扎走過,眼淚還是忍不住稀哩嘩啦流淌成河。
當職場與友情交織,面對關係的驟變、荒謬的工作處境,她吃盡了苦楚委屈,也變得更加堅毅。
淚水流乾後,告別不合理的待遇與質變的友情
與爸爸同部門當了一年同事以後,由於人事安排調動,小玉被轉到公司其他部門去。
面對新部門主管因為私人偏好、所以不願意幫她填寫申請表,導致加班拿不到薪水。經常臨時在下班時間舉辦無償領取的員工訓練,課程內容卻又缺乏應有的素質及專業度;作為新進員工的小玉,又被交代需要資深經驗才有辦法上手的高壓任務,很快的,每天早上起床,一想到又得用力把自己塞進那樣的環境中忍受各種不平等對待,她就忍不住反胃狂吐。
聽聞此事的舊友,於是介紹小玉到自己上班的醫美診所。從未有過相關經驗的小玉,決定給自己一個機會,接受這份挑戰,也轉換一個新環境嘗試。
沒想到,下一個難題正在前方等待她。
在她的想像中,醫療美容應該是會為大家帶來幸福感的一件事,然而,在這個地方,每天首先都需要密集開會,報告內容則必須利用下班時間準備的行銷技巧資料。表面上,是每日員工交流,其實是變相剝削勞務關係。
身為新進人員,她從未掩飾自己缺乏相關背景的事實。很願意一點一點重頭學習起的小玉,發現公司內部竟然沒有任何操作指導流程,教育訓練儼然是團迷霧,每個人僅僅是憑藉個人經驗發揮,一時之間她完全不知道該從哪裡進行第一步。
不會的事情就是不會,邊問邊學就好了。
但她的提問,在其他人眼裡看來並不是種認真積極,反而是「怎麼學得這麼慢」、「怎麼已經說過一遍還聽不懂」、「怎麼這麼笨」的模樣。讓本來就對這這個系統不熟悉的她,更相形顯得無所適從。
壓垮小玉心中最後一根稻草的,是當朋友冷眼望著被診所醫生練習打玻尿酸、疼痛不已眼淚直流的她,那無動於衷的姿態。究竟朋友是因為沒有被選上作為練習對象,所以感到吃味?還是因為彼此的關係已經在業績競爭與職場壓力下逐漸變形?一面做著一份增添容貌焦慮的工作,一面失去原來擁有的友誼支持系統。
當小玉接受事實、淚水流乾以後,決定中止不健康的惡性循環。
無聲的溫柔,消融了自卑的冰山
意外的是,她說起這些事時,這次爸爸並沒有像過往,急躁的發表一番高明大道理或個人見解。身為照顧者角色的爸爸,過去總是上對下自顧自的說,沒能夠聆聽小玉真正想表達的事,許多時候話語才剛烙下,就已經被立刻遞上來的結論硬生生打斷。
這一次,爸爸雖然緊抿雙唇神情擔憂,但很認真的,聽著小玉選擇兩個月內就換下一份工作的背後原因,給予了無聲陪伴。
回憶起社工曾經到家裡吃飯,餐桌上,爸爸說出了小玉不曾聽過的話:「不管她做什麼工作都好,我只希望她快樂就好,不需要賺很多錢也沒關係的。」豆大淚珠瞬間在小玉臉頰上畫出兩條線,「他又沒有跟我講,我怎麼會知道!」
多年以來,心中那棵認為自己不成器、不成材和不夠好的自責內疚大樹,瞬間消匿不見。
放下比較,欣賞自己的模樣和當下
過去在I-LIFE聽見其他人的生命故事、再回頭看看自己的煩惱,小玉總會忽然覺得自己微不足道得非常渺小。畢竟相比起來,又沒有遇到其他人碰上的慘事、身體狀況也相對來得健康,這樣的自己有什麼資格哭?又憑什麼覺得活得辛苦或足夠努力?
只是,真的是這樣嗎?我們可以這樣作比較嗎?這樣的比較又能夠為生命帶來什麼?
與其不斷跟其他人比較,她選擇逆向操作,將過去的自己與現在的自己進行比較。如果現在的自己已經比起過去更成熟,這難到不是一種真實的成長嗎?
小玉描述現在的狀態就像「水」一樣,可以把她裝盡各種容器,花瓶或茶壺、果汁罐或玻璃瓶。無論外面的形狀是什麼,水就是水,她知道自己是水,這才是最重要的——她知道自己是誰。
我想,即便此刻一切依然變動,對於未來她也還沒有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,要往哪裡流去,「但最重要並且唯一重要的,不是必須知道自己的方向,而是她終於能夠深深喜愛——喜愛當下存在著的這個自己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