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納自己的有限,就能慢慢靠近真實的自己|阿維

去年採訪完阿維之後,對這個貼心且溫柔看待世界的大男孩有著深刻的印象。
很幸運今年在出走課程以及自我照顧課程裡,和阿維有更多的接觸。這一年的時間裡,看見阿維的生命又長出了不同的樣貌。
接受自己的有限後,練習取捨
去年的阿維剛到I-LIFE不久,當時的他在訪談中,透露出種種對於I-LIFE的感謝,即使他知道自己還沒辦法完全貼合內心的感受,卻已經開始往前了。
而在這一年中,阿維又一次用不同的方式看見自己的需求,對比去年參與I-LIFE所有活動的「狂熱」,今年學會了評估自己的狀態,接受自己的有限和內心真正渴望,在各種選項中練習取捨。
即使在取捨後感到非常可惜,卻也慢慢接受這些令人不喜歡的可惜。
在各樣紛擾中學習安靜
開始更多向內心探索的阿維說,「這一年意外的看見,自己待在創傷裡的時間比去年更多。」
因為生活的變動,有了新的工作以及不同的社交圈,在過載的外界訊息中,阿維也承受比過去更多的壓力。
有時候壓力大到被身邊朋友關心時,才知道自己狀態不好;在工作中,一方面努力學會應對以及關心別人,卻經常不小心忘記把這份關心分給自己。
少了許多和自己相處的時光,待在創傷中的時間跟頻率變得比過去更多,還好在社工的陪伴中,學會了如何陪伴自己;當陷入憂鬱症的狀態時,逐漸可以練習靜下來看看內心發生了什麼。
承認自己與別人的有限,並不容易
提到人際時的阿維有著許多的困惑,從學生身分進到了不同的職場後,面對更多樣貌的人,卻越發拿捏不準和人交流的方式。
為了尋找歸屬感,阿維總習慣性帶點浮誇的語氣和他人聊天,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抓住對方的目光,卻往往因為反應不如預期而在人際相處上感到挫敗。
在一次次的探索與對話中,阿維再一次理解「有限」的意思。
過去的阿維與他人的情感交流,常常建立在物質基礎上,而今年重新看見自己的邊界,並且在有限的邊界中嘗試做延伸,練習知道自己和對方都有各自的有限,不再獨自承擔與人互動不如自己期待後的失落感。
展現真實的模樣,而不是作一場SHOW
去年的LIFE TALK分享會選擇舞台組的阿維,將自己過去重新整理一番,並且在台上好好地把生命歷程展示給台下的觀眾們閱看。
今年的LIFE TALK分享會,阿維原本也選擇了舞台組,卻在最後一個禮拜提出變更的想法,從台上降為平面。
回想去年在台上的自己,將分享定位在一場表演,將過去經歷重新分類打包好,在台上分享時把想的到的包袱都丟了出來;他雖然重新面對了自己的生命歷程,但依然不自覺地想要跟親友或在乎的人交代,所以努力設計分享的內容。
突然,阿維釐清了LIFE TALK的目的。這場分享會並不是一場SHOW,而是願意看見也承認自己的努力與蛻變、並真誠面對各種樣貌的自己,因此,即使在活動前一周放棄舞台組改平面分享、心中難免有些自我責備的聲音,但他卻依然做出更符合當下狀態的選擇應對。
積極的躺平,也是一種自我照顧
不同於去年分享的準備,今年的阿維主打一個「積極的躺平」,甚至在分享過程中,真的有一段時間是躺在地上和大家對話。
非常習慣迎合別人需要的阿維,這次選擇回歸到自己的需要。
內在防衛性強的他,在看似積極與人互動的態度,其實當下很難真正接受別人的訊息。同時,一直逃避內心需要的阿維用了各種方式說服自己現在很好,但背後沒有被說出口的是,「不相信有人在乎自己」的無助感。
不理解為什麼社會總要求大家要訂定目標的阿維,常常因為達不成社會所謂的成功而感到慌張。就在重新審視自己狀態的練習中,阿維為自己人生目標做出了選擇:
「放下社會的期望,專心照顧好自己就好。」
躺在地上分享的阿維,在那一刻放下了外界對自己分享會表現的看法,選擇好好地跟著內心需要,把心中的想法說出來。
這場看似沒有過多準備的分享,卻是更貼近真實自己的一個過程,如同社會認知毫無作為的躺平,在此時此刻卻成為自我照顧的展現。